令人难忘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守望相助的感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坎坷,也有不少的收获。华容手机台特开辟“图说2020”专栏,采取大图海报、图表数据、视频号、H5等多形式,对2020年华容变化进行报道。
今天推出第三期《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华容农业发展有“妙招”!》。敬请关注!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
华容县农牧渔业产值85亿元,
增速2.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2元,
同比增长7.6%。
在“保”字上作了真文章,生产供给稳定。粮食稳面扩面成效显著,生猪稳产保供扎实有力,水产健康养殖加速推进。
一是以粮“十条”为总揽,持续构建加力发展氛围。在行政推动上,成立专班、专人、专案推进,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农业农村局整合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800万支持早稻机抛,全年粮食生产完成面积127.5万亩,粮食总产54万吨。
二是着力恢复生猪生产。着力提增防疫能力、着力消除环保影响、着力规模养殖、着力立体种养、着力完善保险政策。坚持把确保养殖安全摆在首位,以非洲猪瘟为重点,保留非洲猪瘟省际检测站3个,建设检测实验室3个,开展非洲猪瘟排查3669户次,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反弹。在守住环保底线的基础上,实行更加精细精准调控,在省市指导审核下,调出禁养区21个、135.6平方公里。对接引进大型养殖企业4家,新增能繁母猪2.2万头、年出栏生猪20万头。已与雨润集团达成投资意向,计划建设一家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肉类加工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实行产加销全产业链布局。对规模养殖户能繁母猪保险和生猪保险,实行愿保尽保。截至目前,生猪出栏30.3万头,超市定任务2.3万头。
第三,水产健康养殖加速推进。按照“建基地,扩面积、优结构”的思路,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升级改造精养池塘2.64万亩,推广试点池塘跑道循环水养殖165亩,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鲈鱼、大口鲶、黄颡鱼等名优特产品养殖覆盖率达68%。
在“谋”字上下了实功夫,产业态势良好。着力突出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服务社会化。
一是确立了“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发展思路,实施芥菜、黄茶、中药材、小龙虾四大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各类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2万亩。
二是突出开展两品一标建设。宏绿食品(叶芥菜、鲜竹笋)等7个单品绿色食品认证获批颁发证书,华容县润鼎红松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松菌鲜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华容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全县拥有华容芥菜、华容小龙虾两个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两品一标”规模近70万亩。华容芥菜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估值19.02亿元,华容小龙虾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远销北上广深,华容稻、茶叶、中药材等切实向绿色高产高效转变,带动产业接“二”连“三”。
三是大力推进园区创建。总投资8.5亿元,推进集加工、仓储、交易、物流、展览于一体的芥菜产业园建设,在产业园带动下,2020年,全县拥有插旗菜业、喜多多食品、插旗云龙菜业、宏绿食品、开口爽食品5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6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37.8亿元。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6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0%,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1165家,家庭农场1222家。
五是推进全程承包服务。全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3家,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1家,全县农机保有量11510台,总功率达121万千瓦,农机综合化率达80.6%。
在“守”字上出了硬实招,底线工作牢固。产业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农环保整治、禁捕退捕工作成效突出。
一是以“四跟四走”为发展路径,坚持产业扶贫全覆盖。全县1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扶贫帮扶贫困户,紧扣稻虾套养、特色蔬菜、中药材、黄茶、高效林果等扶贫产业,抓住育良种、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环节,不断完善“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140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县贫困人口发展产业脱贫,年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二是按照上级“一清二改三拆四化”基本要求,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压缩转运、县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90%,同时严把厕具采购关、首厕合格关、施工准入关、建设过程关、全面验收关,持续加大厕所革命推进力度,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
三是梳理环保“负面”清单,加强农业生态治理。精准抓好农药化肥减量、东湖水系水环境治理、秸秆禁烧及资源化利用。集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示范,使用农药减量控害助剂,全年农药、化肥商品使用量预计减幅达5.0%、2.0%以上。督导五湖一库投入螺蚌、拆除围垦鱼池、种植水草,重构水下生态体系。依托“智慧华容”将三十个大湖纳入数字化监控,严格大湖禁投。制定秸秆禁烧实施方案、秸秆禁烧通告,探索实施“乡镇禁烧责任主体、村负责落实、组管片、户联防”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持续开展秸秆催腐、粉碎还田示范,扶持企业开展“五化”利用,全年秸秆综合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四是精准识别渔民身份。拆解渔船,回收网具,“三无船舶”登记管理,签订社保补贴协议,已就业315人,就业率达63%,基本实现了应退尽退,应转尽转。
一审:张 萍
二审:单铃铃
三审:孙艳妮
监制:刘 明
来源:华容手机台
作者:吴小嵩
编辑:张萍
本文为华容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arong.rednet.cn/content/2021/01/10/882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