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地质矿冶学院看准华容县花岗岩开发,是我的好友涂英伟同志介绍的。
1988年涂英伟在桂林地质矿冶学院任教授时,给我传来一个信息,说他们院方领导很欣赏华容县花岗岩资源开发,想到实地来考察。当时,我正在县里担任常务副县长,获得这个信息后,我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并向桂林地质矿冶学院发出邀请函。很快桂林地质矿冶学院的袁院长、宋副院长以及涂英伟教授等一行多人亲临华容察看。我从始至终陪同桂林来的专家们考察了塔市、东山、桃花山等矿区。
考察结束后,双方就合作项目,初步进行了洽谈,确定共同开发桃花山矿区荒料,在城关地区建一个年产30000平方米的花岗岩板材厂。桂林方提供价值约100万元左右机器设备及採矿设施,提供板材厂和矿山採矿的全部技术、技术人员;华容方提供荒料、工厂厂房及工厂用地等。工厂、矿山开工后的流动资金也由华容方提供。合作企业定名为桂华板材厂。双方还签订了意向协议。
项目洽谈得非常顺利,气氛十分友好和谐,就双方签约后各自要做的准备工作发表了具体的意见,双方还就对方的筹备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为了促进项目的尽快落实,时任中共华容县委书记的胡编庆还亲自到了桂林地质矿冶学院与合作方领导进行面谈,保证华容方将尽力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时任华容县政府县长的官平轩,对桂林来华的客人都进行了接待和交谈,而且还对桂林方提出的各项要求,做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
最后一次活动就是正式签订合同,双方决定在桂林举行。我受县委、县政府的指派,组成华容县代表团赴桂林参加正式合同签订仪式,受到了桂林地质矿冶学院袁院长等人的热情接待和友好款待,合同签订仪式,开得非常隆重。
合同正式签订了,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华容方组建了专门的筹备班子,首先与护城乡政府、环城村居委会进行了协商,确定把环城村作为华容方的投资主体,环城村提供了约10多亩土地作为建厂的厂址和工厂用地。同时县政府还与桃花山协商,在杨树村划定了一片矿区,修好了矿区的简易公路,建好了简易的工人生活区。在基建过程中,特别注重了节约用地,坚持少占用正式耕地,尽可能利用荒地,此举得到了投资方的赞许和各方面的好评。桂林方在合同签订后,也行动得非常出色,首先是积极着手与几个厂家订购机器设备,选定了技术人员。桂林方确定朱春林出任桂华板材厂厂长,朱受命后带领两名技术员,来到了华容,验收了华容的多项筹备工作,表示十分满意。之后,桂林方就将价值一百多万元的设备陆陆续续运抵了华容,一套能切割花岗岩的机器,首次在华容安装,通过桂林方培训了首批花岗岩生产的技术工人。从设备运到至开工生产,前后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当时许多人都赞扬这是真正的大跃进。矿区採矿了,工厂生产了,华容历史上第一次把花岗岩板材产品销往境外,打入了国际市场!
我们与桂林方的合作,从1988年开始,到1991年止,因为当时中央有精神,大专院校应以教学为主,不许学校参与经营活动,桂林方向我们提出了请求,要求退出桂林的股份,得到了华容方的支持与理解,按照政策退回了桂林地质矿冶学院的投资款,由华容财政接收单独经营。
我们和桂林方的合作,经历了三年时间,在此期间,年年都是盈利,年年都有分红,一方面这个企业解决了100多工人的就业,另一方面为县财政提供了一些税收,三年内共缴纳税款约60万元。
与桂林方的合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又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项目,但对引资这个事业来说,却积累了非常可贵的经验。作为这件事的承办人,也是见证人,我认为有三条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一、要讲诚信第一。我们与桂林方的合作,从开始起,彼此之间都珍惜“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要承诺了的事,哪怕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兑现,一点儿也不含糊。比如说,我代表县政府向桂林方的袁院长当面承诺,只要桂林方的机器设备运到华容,保证两个月内完成工地的全部基建任务,按时开工生产。为了做到两个月能按时开工生产,我们一开始就选派了办事扎实的老干部毛健文(当时的计委副主任)和年轻肯干的肖海波(环城村党支部副书记)等人负责基建。县政府还定期在现场召开办公会议,解决实际困难,加上工地的工人们,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终于两个月内完成了环城、桃花山两个工地的基建任务,受到了合作方桂林地质矿冶学院的赞扬,他们说:“华容的行为,证明了他们讲诚信。”
二、要坚持互利原则。从桂林地质矿冶学院引进资金开发华容资源,这是华容历史上第一个创举。引别人的资金办企业,一定要让别人有利可图,不要光想捞别人的油水。与桂林合作期间,我们双方在处理利益问题上,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坚持做到了透明公开,互惠互利。比如1989年的年终分配,由于企业的货款回收不及时,应分配给桂林方的红利不能兑现,企业把情况报告了县政府,我出面与财政商量,借了钱给桂林地质矿冶学院应分的红利上兑了现。又如1991年因中央有精神,学院不能办企业,桂林方提出退股的要求,对此,华容方没有丝毫刁难,更没有故意设阻,而是本着互利原则,按照当时的有关政策退回了桂林方投资款。得到了桂林地质矿冶学院的好评,该院院长还亲自来到华容致谢。
三、要立足本地资源。引进外来资金,必须同本地资源相结合,不能搞无米之炊,否则既害别人,也害自己。桂林方投资是看准了我们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这个项目的引进,还帮助华容填补了石材产业的空白,华容沉睡了几千年的花岗岩石得到了开发。由于桂华板材厂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现在花岗岩厂及其他建材厂已遍及华容各地。我从华容县工业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各种建材厂已发展到31家,产值高达36亿元之多,很多产品还远销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国,建材业已经成为华容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现在,据我所知,华容的引资项目由于几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成绩。尤其是现在引进外资办起的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新形势下,华容县的第一个引资企业所积累的经验应该借鉴,使华容县的引进外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为华容全县奔小康作出贡献,使全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作者:王锡州
编辑:卜布